Logo

支书——凤县往事
作者:雍和   来源:本站原创   更新时间:2007/11/27

往事回忆,首篇便忆支书,足见我辈受党教育之深,方令三十岁以下的年轻人,不大知道支书的含义。其实,全称应该是如此表示,中国共产党陕西省宝鸡市凤县委员会,凤州人民公社革命委员会永红大队党支部书记。实际职位高于现在的生产小组长,实为村长村支书。当然小于现在的乡长、党委书记了。解放初期至70年代末,支书这一称谓,大多承载的是责任、荣誉、信任、亲切,以及代表着公平与正义还有权威。那个年代,多少基层支书以吃苦在先,享受在后,忍辱负重而践行着今天称之为戴三块表的先进性。绝没有支书去吃垮,喝垮村委会旁的食堂之事。支书确是撑起那个年代的“脊梁”。

我的支书,正是70年代白家店大队的书记。姓孙名春芳者。孙支书正当四十出头年纪。身量较大,长年劳动孔武有力,声若洪钟,脚步沉重,一个典型的北方汉子,还是回民。上有乃父,中有发妻孙婶——一位开朗的长辈,下有长女,和两个上初中的半大小子。家就在宝成铁路线的下边。坐南向北依山的两孔窖洞和一个三间民房,一个很大的院落。

作为大队书记,他领导着6个小队,总计百十户人家,他住在三队。正是我下乡的小队。大队部在一队,那个地名叫白家店。由于紧贴江边自然形式,成为班车的一个站点。自上世纪30年代,国民党修建好宝鸡—汉中的公路,白家店就成为过往客人歇脚的地方。或许其成名更早,笔者未考而已。

初下乡,便觉队上记工分很有创意,一天全勤记5盒烟,天明干活至吃早饭是早工,算一盒烟,早饭至午后中饭是两盒烟,午饭至傍晚是两盒烟。时当文革时期,从未富过的农民,在山区过得是紧而紧的日子。6个小队穷富差距很大,一队、二队毗邻,一天5盒烟仅值1角8分钱,五队、六队稍好,好象也就2角、3角。4队远在3队的山上最差仅8分钱,我们3队最富4角、5角钱。支书开玩笑,一天累到完,也就一盒“宝成烟”,弄不好还只能抽“羊群”满山跑。这都是时下已发展大了去的夕阳工业——宝鸡卷烟厂的产品。

我们十个知青7男3女是幸运的,3队最富,土关铺乃其大名。嘉陵江自北向南,沿着山边流过,山上依次是平地然后是坡地,江边有大片平地。仅水浇地早已达到中央要求人均1亩以上。还有难得的十多亩稻田。记得当时去考察下乡点的老师回来时,把有大米吃说成是最大优点。很让人觉得不是那么回事。好与不好,不都是要响应毛主席的号召,“广阔天地大有作为,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 再教育,很有必要”,明明是城里无业可就,到农村讨口饭吃,偏要说得 如此正经,足见毛主席他老人家也算是“忽悠大家”。

74年2月末,我们来到队上,条件真不错,住房两人一大间18平方,土坯瓦房,房高门轩,坐西向东(远比宝鸡城里大多数家里住房条件好)。做饭烧柴禾遍山尽是,吃水下坡3、5分钟,嘉陵边水取之不尽,厕所在一排教室的背后,有草棚遮雨,十分干净。尤其比70年、80年代位于宝鸡市区汉中路口和经二路交汇口的哪个厕所好得多。直到八十年代末期,那个厕所的生意还十分兴隆,黄黄的尿液常常流至街上,就这样,还时常排队,黄金路段嘛,只是当年那些在此入厕排过队的人是否还留有不快的记忆呢?不要有什么不好意思,不就是太差了,才有了后来当回事情来干的城市厕所建设工作嘛。

一、 超吃小麦事件。

全队好像也就十四、五户人家,一个五保户张老汉已70多岁,还有一家儿子有残疾,全队全劳力仅十二、三个,地广人稀,土地多,一下来了十个劳力,在队上也是好事。尤其不知什么原因我们知青小组仿佛特别热爱劳动,计较出勤、计较工分多少,更有甚者,如我意然初下乡第一个“五•一”节也未回宝鸡。足见工分迷之至。出勤多,自然吃得多。前八个月国拨商品粮月供50斤不够,第二年吃农业粮,人均小麦375斤、玉米220斤、大米30斤,仍然不够。初下乡即知队上存粮多,仓库一看,小麦席囤高高的3、4个。散在底下的还不算。吃完即领,也未算帐,只是知道,恐怕是吃超了。队长是一位从陕南汉中来此落户的长辈,人很好,农业活在行,他已不止一次提醒支书知青的粮食吃超了,只是支书默不住声,不说话,绝不是没想法,分的粮食小麦原粮先吃完,显然是个问题。这天,队上在我们知青宿舍开会,队长又提出这个问题,并且让仓库保管员公布了数字,自74年冬至76年夏,已吃超小麦5000多斤,这很是一个大数字,要知道队上的自留小麦库存也就3万多斤。支书发话了,你们知青灶上的面粉磨得太白了,我看100斤麦子,80斤面粉都磨不了,不能这样,要节约,至少要磨出八九十斤面粉。不过我们队上这些知青学生娃都很不错,干活不惜力气,出力了就要吃饱,而且,学生娃还在长身体,队上存粮可以吃,吃超了,年底分配要把钱扣下,就以公购粮标准。我说完了,大家说说看,行不行。

我们几个知青和队上农民确实处得很好!广大社员也就纷纷表示同意支书意见,我们知青也认为支书说得合理。公购粮,小麦一级仅1毛3分7厘,玉米一级8分。队长就是要有个解决办法。所以此事很快过去。一件始终让我们觉得很难堪、觉得很大的一件事,就这样让农民以宽阔的胸怀解决了。到了77年初,要招工离开队上,我先去公社以知青名义要回5000斤返销粮顶债,下余3000斤,队上年未分配,一人扣了我们几十元钱了事。

多吃了粮食,那几年可是个大事,城里人均才30斤粮,且时常粗、细粮对半,我们吃着新鲜的原粮,尤其凤县生长期长的玉米,特别香,可以说,农村三年,土关铺给予了我们很多,其中首先是手里有粮,心里不慌,只是有一件事,今天回忆,我们做得是否妥当呢?还是根本就借了,也说不清楚。

75年冬,全大队小麦选用县上推广的甘麦8号而近乎绝收,那年初冬特别冷,椐说近零下20度,甘麦8号产量大但不耐寒。76年初春,坡上麦地大都改种荞麦。由于我们知青比较懒,新品种队上已用完,所以我们那五亩自留地还种得是队上库存那老品种,初夏,我们自留地的小麦出奇的好,且格外惹眼,县上驻队干部,老沈开玩笑说,要给我们开现场会,但一问是自留地。收罢小麦,又是自留地,组里决定每人100多斤分些代回宝鸡家里,于是几个麻袋一装,上了由凤县开往宝鸡的班车。事有凑巧。由于早已吃超了队里分的粮食,故而自留地的小麦应先还帐,往宝鸡家里拿,很有些不妥,所以,大家都悄悄的躲人,越躲越躲不过,支书和队长去公社开会,本应向南走,因挡不上班车,却向北至白家店再向南,于是,在白家店车站支书队长下车,我们几个知青忙着搬小麦上车,那场面尴尬,难为情无以言表,负责送粮的同学第二天给大家说时。没有一个人表示出任何高见,算不算做贼,对得起队上社员吗?

尽管是我们自留地所打的粮食,尽管宝鸡有我们的父母,可以享受儿女的劳动成果,况且,吃些新鲜小麦,那在当年也算是一种奢侈。但我们的内心却并不踏实。

支书和队长显然是原谅我们了,社员们也是厚爱我们的,因为吃超小麦的事后来顺利解决。他们的忠厚、善良、质朴、大度恰和我们这个民族的秉性一样,让我们这些知青却实接受了最好的再教育。

二、第一次智力测验。

支书原来在城里工作,大约60年代返乡,才来到了队上。但他是回民,祖籍河南,黑红胸膛,浓眉大眼,五官端正,一付硬郎铁汉的形象,五大三粗却并不含糊,一天地头又在考我们知青,他说,牛有牛肚,羊有羊肚,这肚子在人身上是哪一块,叫啥名字?十八、九岁学生娃,还真没有一个答得上来,来队上已一年,羊也分吃了四、五只,牛也因滚坡摔死吃了四、五头,谁也不知肚子是什么,支书哈哈笑了,你们说是不是人的胃,对了,恍然大悟的一伙知青傻蛋全明白了。

三、计件承包,多种经营

70年代以粮为纲乃农业工作之最高指示,可自从我们下乡以后,支书说得最多的修渔池。嘉陵江边洪水肆虐时,河道常变化,且会当下一些深坑。支书打上了临近铁路边一个约四、五亩大水坑的注意。于是,搬石头、筑石坝,引江水,一个春上,渔池算是修好了,派我们知青和一位社员赴关中的眉县买回了鱼苗,放入渔池中。但不知什么原因,那批鱼苗是借涨水时跑了,还是就没活,队上一直也未搞清。但从实际出发,谋事、干事就是支书的特色。

凤县土广人稀,劳力缺乏,遇到可以以劳计酬的农活,支书从来就会,干多多得,干少少得,不搞大锅饭。完全和那个时代唱出了反调。

缴公粮,人要从半山上队里仓库背至江对面的公路边。先下山、过河,再爬倒坡约50米,若不计件,一车玉米,十几个人怎么也得一天。于是计件,每300斤记一天工,5盒烟,超出多少记多少分。社员和知青积极性都很高。那次背玉米,已是十二月,嘉陵江水很小,队上依然如往年架了一座临时小木桥,好像是上午11点多,已是一人最后一趟,支书走在桥上,我和社员几人在河边坡下休息,忽然一声不好,支书人已站在江水里,露出大腿以上身体,一麻袋玉米却在桥上,我们几人忙去搀扶,不料支书在河里说:“小马,湿到裆里了。”这一下大家都笑个不停,原来这是一个有来头的故事,去年初夏一场雨后,江水稍涨,大家收工过河,所有人都没有问题,独新近由四川迁来入户的女社员因个子矮小,水已浸到大腿上,印象中,那位很能吃苦的四川妇女至多有1.5米高。常爱开玩笑的社员大声说:“湿到裆里了。”惹得大家哈哈笑声一片。后常以此戏谑。随有典故,支书此时却已湿到裆里,水已很冷,还在开玩笑,很是可笑之极。

四、似黄非黄的“段子”。

时下的段子恐已流行十年,其中不乏精彩之笔,有些认真读来,艺术性、思想性皆可流传下来。大胆的畅想,短信创作,将有待成就新时代之唐诗宋词元曲的辉煌,因为他的基础正是基于以上和中国文人的人文精神,名位试目以待,精彩的短信汇总,今让人佩服的五体投地,会心一笑,恰是至极创意的效果。

但千百年来,百姓自有其对事物的看法和生活的感受,当然喜怒哀乐,以及戏谑、调侃、诙谐、顽皮无不由之。但在长者支书嘴里说出这些,颇令我们吃惊,那是一个冬夜的夜晚,全大队集中劳力修地,两间地铺睡着我们队上的知青和社员,白日劳累一天,夜来熄灯后大家准备睡觉。支书忽然笑呵呵的说:“我出一个谜语,看你们谁能猜出来,而且只须知青回答,社员不能说。”这迷语是:越拨拉越硬,打一食品。越拨拉越粗,也打一食品。支书的话还末说完,黑暗中各屋都笑声震天,社员、知青几乎都笑得钻出了被窝,几个同学来到支书睡得房屋大叫,“支书,你真坏。。。。。。”.


支书自己笑个不停,笑归笑,支书仍一本正经的说,却实有两种东西,是吃得,谁猜得出来,约莫十几分钟,谁也末猜出。大家说,支书你快说,是什么东西。支书说,唉呀,就是麻花和油条嘛。

三年之中,支书若父兄般的慈爱之心、友爱之心对待我们,每一个知青,尽管他很少严厉的批评过我们,但仿佛有一种凛然正气和一种温和友善的气质,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们,常使我们的一些错误不良行为扼杀于萌芽之中,要知道,穷困潦倒、艰苦环境中的知青常在自暴自弃的氛围下做出破坏性的举动,给队上、社会上带来恶果,但支书还从末很少和我们开玩笑,而这一次玩笑,开得真好,让人长见识,又确实起到消除疲劳的作用。

离开队上多年,但支书笑呵呵的面容时常浮现在脑海中,让人难以忘怀,说得清的感觉是,他是一个结实能干的农民,是庄稼地的好手,是植根社员心中的靠山和当家人,也是我们知青的父母兄。

 
 
【责任编辑:何鹏(实习)
 
二维码
二维码
热点新闻
普通文章凤县县委召开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(扩大)会议
普通文章【陕西日报】凤县:林麝有了“共享小区”
普通文章【宝鸡日报】凤县公安局干警:“我是党员我先
普通文章关于有序恢复社会生产生活秩序的通告
普通文章凤县县委组织部:“十条措施”推动党员就近就
凤县视频
普通视频央视直播间:志愿者尽心服务温暖你我
普通视频不让一户贫困户掉队
普通视频凤县全面安排部署双拥模范县创建工作
普通视频记者跑街:好消息 我县部分市场经营主体陆续营
普通视频【视频】凤县组织收看收听全省加强农村疫情防

  陵江酒店集客房、餐饮、会议、休闲、娱乐于一体的多功能商务度假酒店,让您宾至如归。

共15个温室大棚,采摘期从现在开始至5月上旬,价格每市斤30元左右,进园采摘、批发均可,量大优惠。

  采摘期:1月至5月,进园采摘,享受乐趣,每斤30元左右。另可批发,量大优惠。

  声明:本站新闻及图片版权归属本网站和作者所有,如欲转载请注明出处,否则本站及作者本人有权依法追究当事人责任!特此声明 入口
 
             
                   
- 网站地图 - 申请链接 - 联系我们 - 版权申明 - 站长信箱 -

Copyright © 2007-2016 凤县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
主 管:中共凤县县委宣传部 主 办:凤县互联网信息办公室
地 址:陕西省宝鸡市凤县双石铺镇 邮政编码:721700
在线投稿:fxzbbjb@126.com(凤县周刊) sxfxnews@163.com(凤县新闻网)
ICP备案号:陕ICP备12006619-1号 宝鸡网监备案号:61030700110